乌日图: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已成 拟10月份提请审议
在3月10日早间的全国人大新闻中心举办的发布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表示,目前中小企业促进法的修订草案已经形成,按照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准备今年10月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
乌日图表示,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列入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也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这部法律由财经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修法工作。修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负担重、技术研发能力弱以及维权难、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等这样一些问题,对现行法律做一次比较全面的细化和补充。
乌日图强调,现在全国人大财经委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草案征求意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力图通过法律调整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些企业认为,当下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不仅要有相应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破解政策落实难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在今年两会上就建议,进一步整合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和资金,由国家层面明确牵头单位,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有关法规规章的“废、改、立’”,清理相关政策文件,依据修订后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编制相互配套协调的“1+N”政策措施,以形成政策支撑体系和合力。
经济“6”时代来临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四个季度的GDP增长值分别为7.0%, 7.0%, 6.9%和6.8%。
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在2月19日的发布会上表示,6.9%是一个不低的数字。从市场目前的反应来看,这一数据也符合预期,甚至高过许多国际投行此前的预测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总体增长处于平滑的合理区间,但内部结构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占比看,第三产业占为比为50.5%,首次超过50%,经济结构优化态势明显。
从分项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投资以及进出口几大板块不同程度的回落是造成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工业增加值和对经济的贡献率再次降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
对于经济是否触底,第一财经采访的多名人士在判断上存在较大分歧,总体来看,在合理区间内震荡调整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此前《人民日报》刊发的权威人士解读供给侧的文章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形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形增长阶段。
而有官方人士此前曾对本报表示,如果一定要说底,那就是6.5%,因为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所必要保持的增速。这名人士今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还不敢轻言见底,但可以肯定的是,离底部已经不远。
业内普遍认为,供给侧改革思路提出后,中国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转型升级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预计,2016年经济会持续回落,并在年末出现触底趋稳的迹象,本轮底部运行的长度将持续一年左右。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本月初发表前瞻研判认为,未来中国经济是L形,L形会有三到五年,目前还没到谈复苏的时候。
超过半数的受访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的PPI和固定资产投资也会经历一段低谷。有媒体发统计机构研报数据称,已经连续45个月增长下滑的PPI要到2018年才能止跌回升,而固定资产投资到2018年或2019年才会恢复升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中高速的平稳增长中,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金融业表现亮眼,仅四季度对GDP的贡献值从0.95%增加到1.13%。此外,M2以及社会融资规模都有稳定的增长。
在工业方面,新旧产业的分化继续加大,采矿、制造等传统产业回落明显,但新兴产业却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民生和补短板方面的数据也有较好表现。就业方面整体呈现平稳,2015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与上年度77253万人相比,增加198万。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等数据都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
有专家对本报分析称,从日本等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都曾经历过经济下行的结构调整区,但转型实现后又迎来了新一轮增长。因此,中国只有牢牢把握好转型升级窗口期的机会,才能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积极财政政策再发力 减税费成焦点
中央已经定调2016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这体现在提高赤字率,扩大赤字规模,从而给更大规模的减税提供空间。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成为各界共识。而在减税降费组合拳里,最重要的一拳是营业税改增值税(下称“营改增”)。
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重复征税,去年减税规模超2000亿元,而随着营改增覆盖最后四大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减税规模将更大。据瑞银报告估算,2016年营改增减税规模约为3836亿元。
营改增去年进展低于市场预期,今年初李克强总理专门召开座谈会,提出今年要全面推开营改增,并加大部分税目进项抵扣力度,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在部署2016年财政工作时提出,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这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如何设计将直接关系到800余万户企业。
在减税降费方面,除了营改增,另一个最值得市场期待的举措是降低社会保险费。
2015年国务院调低社保五险中的三个险种费率后,中央今年再次明确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十三五”规划曾建议,合并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以营改增为主的减税降费组合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这一轮财税改革的重要一环。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财税改革迈入深水区,今年财政部将加大力度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通过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楼继伟去年底透露,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上报国务院,按照国务院要求,这个指导意见正在进一步征求地方意见。
推进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已被财政部列为今年财税改革的首要任务,楼继伟透露出改革路线图:准备2016年率先启动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改革,2017年和2018年扩大到其他相关领域,2019年到2020年基本上完成主要领域改革。
另外,在财税改革中的税制改革方面,今年将重点推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消费税改革。
楼继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个税改革的方向是由目前的分类税制转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在对部分所得项目实行综合计税的同时,会将纳税人家庭负担,如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以体现税收公平。
而突破较大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也将更加规范和透明。地方债管理将进一步完善,存量债务将被妥善处理。
此外,财政还将助力关键性领域改革,如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保改革等方面。
2016年泰州延迟退休方案解读
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或将在今年公布初步方案。关于方案的具体内容大家的看法,也众说纷纭。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再度提到了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并表示我国将以小步慢走的方式,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
2017年将推出延迟退休方案,推出方案五年后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也就是2022年开始,女性每年延长四个月,每 三年延长一年,男性每年延长二个月,每六年延长一年,至2052年止男性退休年龄65岁,女性60岁。
新规定后的退休年龄为: 男:到202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5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0岁,196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55至196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895。 女(干部):到203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0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5岁,197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0至197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05。 女(工人):到204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0岁,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5至198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15。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