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各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了中小企业专营贷款部门,创新了组织架构、金融服务产品、管理流程和差异化的业绩考核标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明显缓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金融体系发育不够完善,缺乏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占80%,而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仅占20%,间接融资占80%。其中,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到5%,其余的95%是企业自有资金、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截止到2015年12月末,各地工商注册的企业2100万户,其中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企业总计不到8000家。(A股上市公司155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776家,创业板49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5129家,合计7956家。)
我国的债券市场也不够发达。企业发债融资规模比较小。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增信债的门槛高,要求企业净资产在1000万以上,发债规模占企业净资产的40%。规模以下的企业,即小微企业基本上没有资格靠发债进行融资。
二是商业银行为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前提条件是不动产做抵押。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的属性决定了银行把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作为它的最主要的经营目标。而广大小微企业规模小、利润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抗风险能力差,企业信用不足。商业银行的属性与小微企业现状正好是一对矛盾。在2100万户企业中,按现行企业划型标准(年销售额300万以下为微型企业,300万—2000万元为小型企业,2000万元—4亿元为中型企业,4亿元以上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占75%左右,约1500万户;中型企业数目占25%左右,约500万户;大型企业几十万户。1500万户的小微企业中,约90%没有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可用于抵押。所以,我国现阶段大约1400—1500万户企业是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它们只能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例如,中国工商银行2014年报中,对公企业客户509万,其中仅有14万户在年末有融资余额。说明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仅仅为其提供存款,从其获得贷款的只是很少数。据此推算,全国各商业银行的对公企业客户,扣除各银行间重复统计的以外,企业客户总数只有400万—600万户。
三是小银行数量太少,金融服务不足。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是少、频、急、短,而大型、中型商业银行的门槛高、审贷流程长,人工成本高,供需双方的反差很大。而且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型银行在县级以下已经取消了分支机构,其为县级以下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更是大打折扣。广大小微企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小型银行、小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为其服务。
四是融资贵。2015年4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受国务院督查室委托,对中央支持小微企业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的落地情况进行调研。2015年9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受国务院督查室委托,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开展银行涉企收费情况调研评估。我们实地调研的数据,目前小型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为13%—15%,中型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为10%—12%,大型企业贷款基本上执行基本利率,有的还会下浮,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企业被抽贷、压贷现象较为普遍。这几年火爆的P2P平台贷款年化利率通常在20%—25%,说明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程度。美国500强企业中有18家银行,其利润占500强企业全部利润的11%。中国500强企业中也有18家银行,而其利润占500强企业全部利润的50%。说明我国银行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甚匹配。
二、尽快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建议
从长远看,根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建立起发达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全社会诚信体系,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用水平;建立政策性担保体制和设立政府支持的专门金融机构;需要改革完善商业银行业绩导向的体制机制,建立起金融机构之间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当今之计,可以先采取一些风险不大,容易见到成效的“短平快”的办法。